|
【河南头条】做到养老机构八项食品安全“让您吃的更放心”河南头条信息网养老频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成了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食品是否安全,直接关乎着我们的生命安全。4月21日下午,瀍河区民政局民政服务机构组织召开的安全会议区市场安全局食品安全科孙晓敏通报了前期检查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并就养老机构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培训,养老机构和乐养居的负责人对于详细细致的讲解,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孙晓敏讲到:“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工作重点1、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养老机构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2、食品安全制度及管理机构:食品安全制度包括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晨检)、培训考核、食品安全自查、进货查验记录、餐饮具清洗消毒、餐厨废弃物处置、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等要健全,并落实。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每周开展一次,3、基础设施设备:要设置更衣室,安装紫外灯,紫外灯高度符合要求;食堂门口要有防蝇设施(防蝇帘或者风幕机);食品加工区要有诱捕式灭蝇灯;垃圾桶要有盖子,最好是脚踏式的带盖垃圾桶,垃圾桶要及时清理,保持外壁洁净;冰箱等冷藏冷冻设施要能正常运转、温度显示正常,无法显示温度的冰箱应放置温度计监测温度;要有消毒设施,确保运转正常(食品加工用具也应定期消毒)。4、人员要求:食堂从业人员要取得有效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每日进行晨检,工作期间要穿戴好工作衣帽、佩戴口罩,定期利用“豫食考核”APP进行考核学习。5、食品原料采购存放:采购的所有食品(包括食品添加剂)都要留存购买或送货凭证,进行查验并登记;采购肉类食品原料要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采购猪肉的还要查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食品原辅料存放采取分区、分架、分类,离墙离地10公分,食品与非食品要分区域存放,并有明显标识,米、面等食品存放要设置防鼠台;散装食品要放置于密闭容器中,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过期或腐败变质食品。6、加工操作过程:原料、半成品、成品等(生熟、荤素)要分别存放、分类管理、定位存放,加工工具及存放容器也应区别开;案板、刀具要按照生、熟、荤、素进行区分,实行色标管理;盛放调味品的容器要加盖,保持干净;加工器具及设备(和面机、绞肉机等)在使用完后要清洗干净,保持清洁;加工的食品要烧熟煮透,禁止采用发芽发青土豆、四季豆、野生蘑菇、生鲜黄花菜、来历不明的野菜等;地沟不能有残渣和异味。7、食品留样:留样要有专门的冷藏设备,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留样量不少于150g,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留样标签要写明食品名称、留样时间(精确到分钟)、留样人。8、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采购要求跟其他食品原料一样,食品添加剂是要专人负责、专柜存放(标明食品添加剂)、单独记录使用情况;不能使用含铝的泡打粉、亚硝酸盐等(嫩肉粉)”。 瀍河区民政局养老股安全生产专干岳军波同志传达学习了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并希望区民政服务机构,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重视,良性发展,是瀍河区民政服务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责任编辑:张政奇】 |